作者:admin 來源:甘肅五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11-04-21 訪問:6178
在今天的農業部發布會上,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指出: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作物品種選育水平、良種供應能力和種業實力有了明顯提升,良種的有效供應為糧食連續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國種業從2000年開始進入市場,目前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品種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等方面相對較弱,種業發展的整體水平較發達國家還很低,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按照中央領導要求,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里,組織有關人員深入種子生產大省的科研單位、種子基地和重點企業進行調研,先后組織召開了10多次座談會,深入分析當前種業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并在此基礎上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兑庖姟方洀V泛征求各方面及相關部門的意見后,于今年年初報國務院。在2月2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第145次國務院常務會上,審議通過了《意見》。
《意見》是新時期指導農作物種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了今后種業發展的思路,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完善法律法規,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農作物種業投入,強化市場監管,快速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明確了今后農作物種業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產學研相結合、資源集中、運行高效的育種新機制,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健全職責明確、手段先進、監管有力的種子管理體系,顯著提高優良品種自主研發能力和覆蓋率,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圍繞發展現代農作物種業的思路和目標,《意見》確定了今后種業發展的九項重點任務:即強化農作物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加強農作物種業人才培養、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推動種子企業兼并重組、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完善種子儲備調控制度、嚴格品種審定和保護、強化市場監督管理和加強農作物種業國際合作交流。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種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中央財政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為有實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立品種審定綠色通道。二是免征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種子生產經營所得稅,在兼并重組方面給予稅收優惠。三是建立國家和省兩級種子儲備體系,完善種子收儲政策,鼓勵和引導相關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種子收儲的信貸支持,中央和省級財政對種子儲備給予補助。四是加強西北、西南、海南等優勢種子繁育基地的規劃建設與用地保護,對符合條件的農作物種子生產開展保險試點。五是強化各級農業部門的種子管理職能,明確負責種子管理的機構,地方政府要將屬于公共服務范圍的種子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此外,《意見》還就編制《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及地方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品種管理、強化市場監管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留出了空間。
《意見》的出臺,有三大突破:一是首次明確了農作物種業的地位,即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二是首次明確了種業科研的分工,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重點開展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三是首次明確了企業的主體地位,2000年《種子法》出臺,使種子企業成為種子市場的主體,這次《意見》中明確了種子企業是商業化育種的主體,是種業發展的主體。
總之,《意見》的出臺是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我國農作物種業將進入產業升級的新階段。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國務院還要召開專門會議,就貫徹落實《意見》精神進行全面部署。
發布時間:201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