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 種業發展在中國得到空前重視

種業發展在中國得到空前重視

作者:admin 來源:甘肅五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11-12-06 訪問:6431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的理念正在農業大國——中國得到充分體現。中國國務院日前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研究部署構建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會議將農作物種業提升到“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的高度。

  此間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目前外資種子企業紛紛在中國“攻城掠地”,而中國本土種子企業散、亂、小的現狀下,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的決定對于促進中國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意見明確將種業界定為基礎性、戰略性的核心產業,意味著中國種業在經過長達十余年的充分市場競爭后,種子行業對于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和關于國計民生的戰略性產業地位終得以確立。

  種子是農業的基礎,事關農業生產安全和國家安全。由于耕地面積不能無限制增加,而國內糧食供給壓力又不斷加大,如何提高糧食單產成為中國發展農業的首要任務,種業的快速發展對提高單產至關重要。

  但目前的現狀是,一方面,中國種業市場對外資開放10余年時間內,全國已有約50家持有效證照的外資企業涉足國內市場,其中不乏孟山都、先正達等國際種業巨頭。以種子業務位居全球種業第三的瑞士先正達公司為例,自1998年10月入駐壽光打入蔬菜種子市場以來,這個公司已在中國累計投資2億美元,擴張野心可見一斑。

  而另一方面,由于起步晚、基礎薄弱、管理經驗欠缺等歷史因素,中國本土的種子企業無論在技術、規模和管理上都與國際先進種子企業相差甚遠,同時存在門檻過低的問題。統計顯示,目前全國持證種子企業將近萬家,其中注冊資金3000萬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

  農業問題專家、北京農委副主任李成貴對記者說,全球種業10強公司占全球種業市場份額的35%,而國內種業10強公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例僅為0.8%。以蔬菜種子為例,在中國最大的反季節蔬菜種植基地和集散中心——山東壽光,彩椒、長茄等一些蔬菜品種的外資種子已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對記者說,外資種業以其獨特的推廣方法與產品收購制度等對國內種子市場沖擊很大,最可怕的是外資種業公司在國內招聘優秀的種子研發人員以原產于中國的種子進行新品種的培育,這種做法使得新品種被外資種子企業壟斷。

  此間接受采訪的農業專家普遍認為,如果中國種業市場由“洋品種”占據主導地位,將給糧食安全帶來很大隱患,更嚴重的是,很多種質資源被國外偷取和克隆后,又反過來成為跨國公司制約中國技術發展的專利手段。

  種子安全問題在中國一直受到高度關注。200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種子法》;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于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的意見》。此后,隨著《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等一系列規定的出臺,中國種子管理法律體系正在逐步得到健全。

  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良種培育為重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不久前,農業部發布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調查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種子生產基地情況。

  剛剛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則指出,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改革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快速提升中國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

  “意見抓住了中國種子行業的兩大痼疾:一是產業集中度較低,即市場主體散、亂、弱、??;二是產業集成度偏弱,即“產-學-研-用”及“育-繁-推-服”等產業鏈條各環節嚴重脫節?!敝蟹N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性很強,如能全面貫徹落實,將對中國種業做大做強有極大的推動力。

  據悉,中國種子市場份額已由2001年的200億元增長到目前的550億元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種業市場,未來十年增長潛力更為顯著。

  《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

  “這必將加速中國種子企業的并購重組進程,未來小企業將逐步淘汰,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崩畛少F說,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指導促使有資質、有實力的種子企業做大做強,中國種子行業有望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