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 甘肅日報專題報道:揚帆破浪的甘肅種業航母---自立自強、創業創新的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

甘肅日報專題報道:揚帆破浪的甘肅種業航母---自立自強、創業創新的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

作者:admin 來源:甘肅五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13-01-14 訪問:6979

 2013-01-16 |   來源: 甘肅日報 |  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3-01/23/content_238590.htm

  2003年在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寧園區注冊的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玉米育種的民營企業。公司成立10年來,堅持自立自強、創業創新、科學發展、服務三農的經營理念,創造了驕人的業績,為我國玉米種業和糧食增產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玉米種子行業面臨外國資本掌控的關鍵時刻,五谷種業為創立我國民族種業品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國內種子行業的普遍贊譽。


  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物技術和玉米新品種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高科技企業,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同時在西南、西北、東北、華北4大玉米主產區選育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玉米品種的民營企業。目前經過審定的玉米新品種14個,分布在10個省份,以五谷704、五谷1790為代表的5個新品種推廣應用近200萬畝。公司近10年帶動1.5萬農戶制種,累計為制種農戶增收9000多萬元。


  2012年12月24日,由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谷種業)自主研發育成的玉米新品種“五谷704”,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拔骞?04”通過國家審定,對提升我省種業競爭實力和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消息傳來,不僅使長期扎根黃土地、沐風櫛雨為民族種業發展默默作貢獻的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的全體人員歡欣鼓舞,更讓關心甘肅農業科技戰略、關注民族種業發展的人為之雀躍。


  “五谷704”,這是五谷人在成功選育了五谷702、五谷1790、五谷8609、五谷玉68、五谷3861、五谷198、五谷黑珍珠、黃糯早夏、甘優981等10多個具有爆發潛力的玉米種子新品種,已向農業部申請20個玉米品種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為我們奉獻的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玉米新品種。據了解,在適種地區,“五谷704”豐產性突出,較國內玉米種子界“大哥大”——“鄭單958”有優越的增產性能。同國內走俏的玉米品種相比,“五谷704”玉米新品種豐產性、穩產性、耐密性、抗逆性等表現突出。在西北春玉米區試驗對比表明,“五谷704”出苗至成熟比“鄭單958”早3天,株型緊湊,密度每畝可達5000至6000株??勾蟀卟『颓o腐病,粗淀粉含量高達73.89%,蛋白含量9.05%;在2010年至2011年參加的西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961.4公斤,比“鄭單958”增產6.8%。根據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適宜在甘肅、寧夏、新疆和陜西榆林、內蒙古西部地區春播種植。

  自立自強,五谷種業懷揣著民族種業強盛之夢

  在我國,玉米是僅次于水稻的重要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產量分別占糧食的22%和25%。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最大玉米種植和消費國,隨著肉類和乳制品消費的不斷擴張,對包括玉米在內的飼料類產品需求量激劇增加。然而,在中國注冊的外資(含合資)種子企業已經超過了70家,致使我國民族種業公司面臨被擠出市場、自主品種被外國種子代替的困境。中國玉米種業會不會重蹈大豆市場被外國巨頭所壟斷的覆轍,為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所擔憂。

  

  1989年,滿懷著遺傳育種專業夢想的李世曉,走出了中國農業大學校門。李世曉深知種業對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深知中國種業與國際同行的巨大差距。為了夢想,他毅然放棄農科院的鐵飯碗,下海創業,創辦了五谷種業。


  20多年后,你面對膚色黝黑、衣著樸素的李世曉,如果他不開口說玉米育種,你就會覺得他和我們身邊的農民沒有兩樣。誰也看不出來他是國內種子行業公認的玉米育種專家,被業內人士親切地稱為“甘肅的袁隆平”的五谷種業當家人。


  20多年來,李世曉扎根在甘肅這片黃土地上,潛心玉米新品種研究,成績斐然。在種子研發過程中,李世曉親力親為,沒黑沒明地堅守在實驗田里,風里雨里地奔波在玉米地里,為每一個實驗數據嘔心瀝血,為每一粒玉米種子辛勤勞作。在培養種子研發團隊,精心培養選拔創新型科技人才方面,他上東北、下海南、闖中原,廣泛引進業內知名人士、農業專家、管理專家和銷售精英加盟五谷,在艱苦廣闊的田野里磨練干部,在平凡、重復的實驗中創新理論,組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


  李世曉和他的團隊立志實現民族種業強盛之夢,為我國種子安全和農業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創辦五谷種業時,李世曉砸鍋賣鐵、東借西籌才有了那么一點點創業資金。以后每走一步,他們都得勒緊褲腰帶,也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科研活動中去。李世曉說:“以崇高的理想激勵科研人員勇攀科學高峰,以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精神逐步完成企業資本的原始積累并擴大再生產,這是我們五谷人的長期追求?!?/span>


  李世曉把“為農民服務”的企業宗旨標刻在企業大門最顯眼的地方、印刷在種子產品的包裝袋上。李世曉說,五谷員工都要自立自強、創業創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為農民服務的育種專家、生產專家、服務專家。


  2012年,五谷種業制種1.2萬畝,涉及農戶2500多家。春播前,五谷團隊和往年一樣,一家不漏地登門入戶拜訪,將春播前的選地、整地、施肥、覆膜、選種、播種等要點一一落實。田間管理期間,他們利用田間地頭、家庭院落,通過多種方式向農民宣傳科學種田知識。通過開展播種和抽雄兩個專題培訓班,使農民科學種田的技術不斷提高。


  埋頭在散發著泥土香味的玉米地里,他們經常忘記了自己已又渴又餓;行走在風姿搖曳的玉米行間,他們仿佛聽到了玉米成長的快樂故事。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兩年,通過嚴格過程管理措施,不斷改進設備和生產方法,五谷種業生產的玉米雜交種純度由96%提高到97%—98%,農戶的種子田每畝收入達2600元—3000元,比大田玉米增收500元。五谷種業嚴把種子質量關,以國家種子質量標準為行業標準,從而確保了發向市場的全部是優質玉米種子。懷揣著民族種業強盛之夢,五谷種業克服了一切艱難險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創業創新,五谷種業為中國玉米種業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玉米良種的選育和推廣,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一個新產品研發僅自交系至少需要8個生長季、由自交系組配的新品種又需要兩年以上的田間試驗,再參加國家或省級區域試驗3年,經審定后才能推廣。因此,一個新品種從科研設計到投入商業化運營一般都在10年以上。


  公司成立以來,自立自強、創業創新,秉承“為農民服務”的企業宗旨,經過10多年的艱苦奮斗,現已擁有獨特的玉米新品種研發技術與測試體系,育成的玉米新品種可以和跨國公司投放我國的先進品種相媲美。


  五谷種業始終致力于研發基地建設,已在甘肅景泰、海南三亞、云南昆明、遼寧丹東以及山東、吉林、河南等地設有研發基地,在10余個省份建有新品種示范點,形成了布局全國玉米產主區的科研體系和試驗格局。他們把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作為企業的核心任務,高起點、大視野,建立了科學有序的研發體系。他們大量聚合、優化種質資源,采用世界先進的單倍體育種技術,選育出大量的自交系,同時縮短了選育時間,加快了選育進程。他們投資新建了海南繁育基地,通過海南—云南—甘肅黃河谷地漸進法,將在海南大量篩選確定的優良熱帶種質導入溫帶骨干自交系,經過高壓篩選路徑,獲得抗性強、品質好、產量高、配合力強的骨干自交系。他們堅持嚴謹、科學的工作作風,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一套科學的育種流程和簡潔、實用、高效的品種評價體系,組建提煉出了核心材料群,形成了公司的核心雜優模式路徑,確保了新品種的競爭優勢。在新品種推廣過程中,他們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區域,選用適應性強、豐產性好的優良品種。并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土壤狀況和灌溉方法,制定不同的種植方案,確保種植戶豐產增收。


  經過10多年持續不斷對育種理論的鉆研和田間經驗的積累,五谷種業已經選育出適合我國西南、西北、華北和東北種植的多個新品種,這些新品種高產、優質、脫水快、綜合抗性強,很受農民的歡迎。目前經過審定的玉米新品種14個,分布在上述區域的10個省份,其中5個新品種具有很強的競爭力,2012年推廣應用近200萬畝。五谷種業已經審定的品種和參加區試的組合,構筑了五谷種業布局全國的強勢核心競爭力。


  五谷種業已向農業部申請20個玉米品種及自交系的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其中2012年就申請12個。隨著公司新品種的陸續推出,玉米制種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產種量逐年增加,目前已在甘肅中部沿黃灌區建立了萬畝繁種基地和科研基地。公司還在景泰縣設有種子加工廠,占地100畝,儀器設備50多臺套,一期工程年加工種子能力600萬公斤。


  公司曾被甘肅省質量檢驗協會和甘肅省種子管理總站授予“全省種子專項檢驗質量信得過單位”,2007年在農業部組織的全國玉米種子質量監督抽查中,被抽檢的種子全部合格。2010年農業部抽查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玉米新品種“五谷702”,質量指標遠高于國家標準。由于企業資產優良,運營健康,2010年成為蘭州銀行“AAA”級信用單位,2011年獲得蘭州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及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公司由代繁制種轉型為以科研開發、生產、加工、營銷于一體,以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新品種為核心業務的新型農業高科技企業。在全國4大玉米產區及海南建立了5個共500畝科研基地,與中國農大、天津農科院等十幾家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公司在建立強大的科研團隊的同時,特別注重銷售團隊的發展,目前公司在全國共有區域獨家代理商240多家。


  在國家政策的感召下,五谷種業經過10多年潛心積蓄的科研實力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一家集生物技術和玉米新品種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高科技企業。五谷種業不僅是一家依靠自己的資金積累、科技創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快速發展的民營企業,也是一家立志創立民族種業品牌、敢于同跨國種業巨頭抗衡和競爭、保障我國玉米種業和糧食安全的跨省種子企業。在黃土地里演繹著玉米種子傳奇的五谷種業,為中國玉米種業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五谷種業,冉冉升起的中國玉米種業希望之星


  近兩年來,國家明確提出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要切實把農業科技的重點放在良種培育上,堅持自主創新,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省政府在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意見》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對具有育種創新能力、市場占有率較高、經營規模較大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予以重點支持?!?/span>


  著眼長遠發展,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制訂了今后5年和10年規劃,預計到2017年審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新品種將達到18個,其中5個要具有一流的競爭力,種子銷售總量要達到2100萬公斤。為此,五谷種業將乘著國家扶持種子產業的政策東風,進一步擴充種質資源,完善現有五大科研育種基地和第二核心制種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展示范基地,并在國外建立跨國科研基地,擴建種子加工廠,形成5萬畝玉米制種果穗烘干加工能力。五谷種業還將不斷擴大東北、西南、黃淮海三個銷售中心,爭取三年內銷售區域覆蓋14個省。他們還要嘗試與當地種子經銷商建立五谷銷售聯盟,形成在全國層面與最有競爭力的種子公司展開競爭的格局,努力成為我國糧食生產供種的主力軍。他們打算再經過10年奮斗,完成產業整合,形成具備與跨國大公司在我國糧食種子市場競爭的格局,并使種子業務走出國門。


  五谷種業在發展中堅持自立自強、創業創新、科學發展、勇攀高峰的精神和情系三農、誠信為農民服務的宗旨,被業內人凝煉為“五谷精神”。有著“甘肅精神”內涵的“五谷精神”,對于促進我省種業科技創新、研發能力和為農服務水平,提升我省種業發展具有重大的啟迪意義。


  五谷種業經過10多年的艱苦奮斗,現在已進入到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使五谷種業做強做大,讓他們站到全國種業發展的最前沿,引領中國玉米種業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種業戰略,為甘肅農業發展和全國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這就需要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五谷種業發展到今天,受到了國家產業政策的巨大支持,得到了省市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關心關愛,以及業內人士的熱情鼓勵。對此,李世曉和五谷種業的全體員工都深懷感激之情。


  自2012年起,五谷種業進入了收獲的豐產期,具有明顯的科技創新性和較強的成長性。但要想做大做強,僅靠自己的努力遠遠不夠,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扶持和各部門的廣泛深入支持,是五谷種業做大做強的前提和后盾。


  10年風雨路,甘肅五谷人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輝煌與榮耀。我們相信,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李世曉和他的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獲、更多的驚喜!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97